您的位置:首頁 >生活 >

體驗經濟時代下如何發(fā)力心得體會_體驗經濟

2023-04-23 04:22:45 來源:互聯(lián)網

1、什么是體驗經濟 體驗經濟的特征是企業(yè)由原來的為消費者提供貨品、制造商品的商業(yè)模式發(fā)展到為消費者提供服務,最終與消費者實現共同體驗的商業(yè)模式。


(資料圖)

2、在這個商業(yè)模式的演進 汽車零件玩出來的花樣行政侵奪科學的災難美女博客決賽進行北京手機資費下調 過程中,企業(yè)實現了消費者需求的逐步貼近,同時憑借此實現自身品牌認知質量的提升、構筑更強的市場競爭力、獲得更高的品牌溢價。

3、 在體驗經濟中,企業(yè)提供的不再僅僅是商品或服務,它提供最終體驗,并充滿了感情的力量,給顧客留下了難以忘卻的愉悅記憶;消費者消費的也不再是實實在在的商品,而是一種感覺,一種情緒上、體力上、智力上甚至精神上的體驗。

4、體驗經濟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非生產性:體驗是一個人達到情緒、體力、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時,他意識中產生的一種美好感覺,它本身不是一種經濟產出,不能完全以清點的方式來量化,因而也不能象其它工作那樣創(chuàng)造出可以觸摸的物品。

5、 二、短周期性:一般規(guī)律下,農業(yè)經濟的生產周期最長,一般以年為單位,工業(yè)經濟的周期以月為單位,服務經濟的周期以天為單位,而體驗經濟是以小時為單位,有的甚至以分鐘為單位,如互聯(lián)網 。

6、 三、互動性:任何一種體驗都是某個人身心體智狀態(tài)與那些籌劃事件之間的互動作用的結果,顧客全程參與其中。

7、 四、不可替代性:體驗經濟為其經濟提供物--體驗的需求要素是突出感受,這種感受是個性化的,在人與人之間、體驗與體驗之間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因為沒有哪兩個人能夠得到完全相同的體驗徑歷。

8、 五、深刻的烙印性:任何一次體驗都會給體驗者打上深刻的烙印,幾天、幾年、甚至終生。

9、一次航海遠行、一次極地探險、一次峽谷漂流、一次乘筏沖浪、一次高空蹦極、一次洗頭按縻,所有這些,都會讓體驗者對體驗的回憶超越體驗本身。

10、 六、經濟價值的高增進性:一杯咖啡在家里你自己沖,成本不過2毛錢,但在鮮花裝飾的走廊、伴隨著古典輕柔音樂和名家名畫裝飾的咖啡屋,一杯咖啡的價格可能超過10元,你也認為物有所值。

11、 2.體驗經濟與互聯(lián)網產業(yè)關系 首先,從互聯(lián)網的起源看,INTERNET上信息內容的構成就是社區(qū)、BBS、新聞組,這些模式的核心就是都在強調用戶的參與性,這其實就正是體驗經濟在INTERNET應用上最初的讀本。

12、 其后,就是門戶網站的興起。

13、門戶為代表的互聯(lián)網商業(yè)化模型所強調的是"注意力經濟"。

14、"注意力經濟"是倒退的特征就是忽視了作為用戶的廣大網民的參與作 用,而是過分強調以網站自身為中心的模式,強制性的PUSH以換取注意力、換取PV、換取網絡廣告的收入。

15、事實證明,網絡廣告的增長是不如人意的。

16、 隨后,網絡游戲、電信增值服務、即時通信等新業(yè)務的興起給了網站們新的利潤增長點。

17、我們研究這些新業(yè)務的話,會發(fā)現他們的本質也都是在強調網民的參與性。

18、用戶從簡單的信息瀏覽應用轉化成互動參與模式的應用。

19、 而今,喧囂塵上的Web2.0熱潮所強調的更是社會化網絡、強調的是以人為中心的互聯(lián)網應用特征。

20、Web2.0的興起的實質也是網民互動參與性需求的具體體現。

21、無論Blog、還是RSS、SNS等應用,都體現出了很強的體驗經濟的特征。

22、 3.從"二八法則"向"長尾理論"的跨越 "二八法則",即20%的產品能帶來80%的銷售額,而另外80%的產品只能帶來20%的銷售額,并且這部分產品幾乎不能為企業(yè)帶來利潤。

23、廠商便稱那百分 之二十的消費者為"品牌忠誠者",其數量的增加必然帶動另外百分之八十的"品牌搖擺者"的數量,并保持二八比例不變。

24、傳統(tǒng)營銷手段受制于薄弱的技術和高昂 的成本,也是基于大規(guī)模生產的基礎和高出一般水平的價格 所謂長尾理論(The Long Tail),從統(tǒng)計學中一個形狀類似"恐龍長尾"的分布特征的口語化表述演化而來。

25、由一雜志主編Chris Anderson提出,安德森認為,只要存儲和流通的渠道足夠大,需求不旺或銷量不佳的產品共同占據的市場份額就可以和那些數量不多的熱賣品所占據的市場 份額相匹敵甚至更大。

26、比如,亞馬遜網上書店成千上萬的商品書中,一小部分暢銷書占據總銷量的一半,而另外絕大部門的書雖說個別銷量小,但憑借其種類的繁多 積少成多,占據了總銷量的另一半。

27、從"長尾理論"模型圖中可以發(fā)現,紅色區(qū)域和藍色區(qū)域的面積大約相等。

28、 在需求曲線的"頭部",一些受到市場普遍歡迎的主打產品在大眾市場上以很高的銷售數量受到追捧;而在需求曲線的"尾部",數以百萬計的不同種類的商品在數 以百萬計個細分市場上出售,每一種商品都只服務于少量的消費者。

29、"長尾"市場中最可能發(fā)生的情況是信息過量,消費者面對龐大的信息不堪重負,不知道如何做 出選擇。

30、隨著消費者需求曲線的尾端聚集了越來越多的商品,就需要更多強有力的信息過濾器對準備出售給個人的商品進行個性化定制。

31、優(yōu)秀的長尾業(yè)務通過"追逐 顧客的好惡品味,方便顧客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從而將大眾市場引導到細分型市場上來。

32、這就是市場營銷中推(push)和拉(pull)的區(qū)別,大眾化傳播 和個性化品味之間的區(qū)別。

33、長尾市場把消費者當作個體來對待,把大眾化定制作為大眾市場的替代品。

34、 隨著需求曲線長尾部分的增長,企業(yè)能發(fā)現三個方面的市場機會。

35、 第一是那些充當聚合器的機遇,例如Google的收入大部分來源于小規(guī)模的細分市場型廣告用戶,eBay則銷售細分市場型的產品。

36、第二是被其他公司所聚合 的細分市場型供應商,這是大部分中小企業(yè)可以努力突破的方向。

37、第三是提供市場信息過濾器的企業(yè),它們幫助特定的消費人群找出他們的所需的特定產品和服務, 并在將需求向長尾方向推動方面助上一臂之力。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