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區(qū)域 >

臨期食品市場規(guī)模 至少在百億元以上

2021-05-17 13:42:48 來源:中國質量報

眾所周知,食品都有保質期,根據(jù)食材、加工工藝、保存方式等不同,保質期的長短不一。不過,嚴格從科學角度看,保質期是基于生產標準意義,考慮到食品的風味、口感、營養(yǎng)、質量等綜合因素,所設置的最低安全期限。因此,只要食品是正規(guī)廠商生產,符合國家質量標準,又在保質期內,就不會對消費者健康造成影響,這也是臨期食品的由來。

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我國零食行業(yè)總產值規(guī)模接近3萬億元。此外,我國每年還進口大量的海外食品。按每年1%的庫存沉淀計算,臨期食品的市場規(guī)模,至少在百億元以上??梢姡R期食品市場規(guī)??捎^,善加發(fā)展的話,不僅可以減少食物浪費現(xiàn)象,還能給消費者帶來實惠,減少廠商損耗,節(jié)省社會資源,可謂是一舉多得。

消費者普遍喜歡剛生產出來的食物,一方面是基于食品安全的考慮,另一方面是為了口感和風味,所以傾向于購買生產日期較新的食品,對快到期的食品,則就有所忌諱,不愿意主動購買,造成臨期食品乏人問津。而這些臨期食品尚未過保質期,如果按照正常價格銷售,賣掉的可能性很小,采取大折扣低價處理,則可以吸引中低端消費群體。

目前,臨期食品折扣大都為五折以上,最高甚至能達到一折,價格優(yōu)惠力度很大,其中不乏知名品牌,花很少錢就能買到大牌食品,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很大。現(xiàn)在,很多大型商超設置臨期食品貨架,定期低價處理臨期食品。在各大電商平臺上,也有專業(yè)售賣臨期食品的商家,粉絲眾多,復購率很高。

需要注意的是,臨期食品距離法定保質期很近,意味著需要盡快食用,消費者盡量在保質期內食用為好。對于商家而言,銷售臨期食品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要在保質期內賣掉,以確保食品安全,如果超期還未賣掉,則應依法銷毀,不能再回爐。相關部門也要加強監(jiān)管工作,對商家銷售臨期食品進行規(guī)范化管理,實施全程可追溯系統(tǒng),禁止篡改生產日期、更換包裝、回爐生產等違法行為。